青岛雕塑身体加衣服(即是一般先做了裸体后,再加上衣服),是青岛雕塑基本练习的一个部分,这对今后创作中一系列的人物塑造是很重要的。在塑造过程中,模特儿每一个动作、衣纹都会起变化,因此应了解衣服与身体的关系,研究衣槽的变化基本规律等,切勿匆忙制作,弄得顾此失彼。身体加衣服往往容易犯两种毛病,一是制作时只顾到表面的服饰,忽略了内部人体结构,加了衣服,破坏人体,二是完全在身体上贴一层,好似人身落水以后湿透的感觉。塑造衣纹的有关情况分述如下:
1.青岛雕塑人体与衣服的关系。
衣服的式样、材料很多,中山装、西装、衬衫、连衫裙,还有毛衣、棉衣、绸衣等,这些不同式样的衣服穿在人体上都受着人体结构的影响。因此塑造衣服时,首先注意衣服与人体的结构关系。附图12是身穿棉衣的志愿军像,棉衣很厚实,衣纹除了一般规律外,还受到棉花体积的影响,产生一些不规则的衣纹,这些衣纹的特点是比较松软的、固定的。附图13?稻香千里》则是身着单薄夏衣的朝鲜族劳动妇女,上身单衣比较贴身,衣纹就少,人体结构起伏对衣服影响极为明显,而裙子较为宽大,有蓬松的感觉,人体影响不明显。如果忽视了人体结楠,衣着就失去了依据,俗话说,"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飞确是如此。
2.青岛雕塑衣纹变化的规律。
青岛雕塑衣纹的变化与人体结构、动态以及衣服的式样、材料关系密切。例如人的肩部骨胳和隆起的三角肌的影响,没有衣纹或衣纹很少,而在肘关节处,因手臂的运动而产生许多衣纹。人体的各种不同的姿态,如坐、站、走、弯腰、扭身等,都会对衣纹产生影响。但是,不管人体有任何姿态,衣纹总是依据人体
结构而变化的。如坐的姿势,两腿弯曲,膝部和大腿上面的赔肉部分衣纹少,裤子在这部分的形状也就是人体结构的形状,但在膝弯部和腿肚部因为衣服不贴肉,则是虚松的。我们在塑造时要注意衣服在人体的各种动态中产生的虚与实的关系。衣纹的塑造要注意大体、主要和次要,绝对不能自然主义地把所有的衣纹都做上,不要因小失大。
3.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衣纹。
(1)因风吹而使较薄的衣服飘动产生衣纹(附图5 ).(2)在雨淋湿以后又产生另一种衣纹。
(3)工人、农民因劳动需要紧束腰带等,也会产生一种 特殊衣纹,总之要加以认真观察,分别研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