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世闻名的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(又名千佛洞),位于甘肃省西部敦煌县城东南20公里的鸣沙山东面崖壁上。它是迄今所知开凿时间最早、延续时间最长、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群之一。在这里系统地保存有从十六国到元代900多年间佛教塑像的发展序列。至于壁画,则有自十六国到元代整整予年的实物资料。对敦煌壁画、塑像及其它文物的研究,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独立学科一一敦煌学。
鲁艺源青岛雕塑公司小编查询资料得知,莫高窟石窟群所占崖面全辰1618米,洞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南段长约1000米的崖壁上,只有少数几个洞窟位于崖壁的北端。现存各个时代大小洞窟共492个,塑像2000多躯(另.贴于壁间的模制"影塑"更是数以万计),壁画面积总数约不下45000多平方米。
属于十六国晚期至北朝末期的洞窟,共有40个。汁:十六国晚期(400-439年)的按编号为7个;而其中第267-271五个编号的一组禅窟,实际应该是一个;北魏前期(北魏永安二年,即公元529年东阳王元太荣出任瓜州刺史以前)的8个;北魏后期(529-534年)和西魏时期(535-556年)的10个;北周(557一581年)时期的15个。由于对莫高窟的研究工作不断进行,洞窟陆续有新的发现,所以洞窟的数字,也将不断增加。
莫高窟这一时期的洞窟形制,大致有三种:一是供僧人居住、修禅的禅窟;二是内有中心方桂的塔庙式窟;三是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的佛堂式窟。它们和古代印度的石窟形制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