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,旧名锡兰,古称僧伽罗(狮子国)。主要民族为僧伽罗人,相传为来自印度的雅利安移民。斯里兰卡与印度毗邻,在文化艺术上与印度方面的交流比较密切。公元前三世纪中叶,佛教随着印度阿育王时期的传播,传入斯里兰卡。据《善见律》中讲,向育王的儿子摩咽陀(玄提《大唐西域记》说是阿育王之弟摩踵因陀罗)曾亲自来此宣扬佛教,带来佛的遗骨,起塔保存,为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打下了基础。自佛教传入斯里兰卡迄今二千余年来,佛教文化始终是斯里兰卡文化的主流,其中佛教雕塑艺术也受印度影响最深.
鲁艺源青岛雕塑公司小编查阅资料得知,阿努拉德普勒时代前期(公元前三世纪~432年)的大型佛塔形制,基本上仿照印度桑奇大塔之类的率堵波,尤其近似南印度阿默拉沃蒂大塔"方牙四出"的类型,但规模一般较大。如被称作阿努拉德普勒的"四大塔"之一的鲁凡韦利塞耶大塔(公元前二世纪末叶建),率堵波覆钵直径达77米,非常高大宏伟。这种建筑与印度不同之处,便是在整个建筑物周围竖有成排的石柱,柱顶装饰着各种佛教题材的浮雕作品。现已发现的一些大塔上的公元前后的浮雕作品,据考证都是在南印度阿默拉沃蒂制成运来的。其中《乘象入胎》和《舍E城现神通》浮雕(今藏科伦坡博物馆).那种阿默拉沃奇事雕刻家所喜好的纤细而活泼的特色,也显而易见。斯里兰卡最早的佛像,如在鲁凡韦利塞耶大塔遗址发现的石灰石圆雕佛像(四世纪制).雕刻风格亦是阿默拉沃蒂式立像.衣纹以单条凸线表示。